怒江故事 “天麻兄弟”:峽谷深處筑夢人
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古登鄉(xiāng)馬垮底村阿尼大底小組“80后”傈僳族小伙曲義華和光雄文,從2012年起,利用自家林地和流轉林地發(fā)展天麻種植,短短3年時間,他們憑著“仿野生”和“天麻素含量為‘國標’的兩倍”這兩張名片實現盈利,并帶領村民邁出了馬垮底村脫貧致富第一步,村民們親切地將這對表兄弟稱為“天麻兄弟”,是“大峽谷深處的筑夢人”。
阿尼大底組共有52戶264人,一直以來,村民主要以種玉米和洋芋為主,2010年,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131元。
2012年曲義華和表弟光雄文覺得“兄弟倆聯手做點什么,或許能改變馬垮底的貧窮”。2012年下半年,“天麻兄弟”前往昭通學習天麻種植技術。然而,他們并沒有在所種的20畝天麻地里收獲第一桶金,因為地域差異,沒有系統掌握天麻種植加工技術,兄弟倆在村民質疑的目光中賠光了當初投入的20余萬元。
但改變家鄉(xiāng)貧困現狀的動力,讓“天麻兄弟”受挫后選擇了繼續(xù)前行。2013年,他們又送3位村民前往昭通“取經學藝”,并將種植面積擴大了10倍。此后,兄弟倆結合怒江實際,對原有技術進行改進,終于成功建成了培種基地。如今,400畝培種基地基本達到了自給自足。
雖然兄弟倆天麻地里刨出了“金娃娃”,但很多村民對種植天麻仍持觀望態(tài)度。
當年前去“取經”的“技術員”益三華,一開始種了三四十畝天麻,因為效益好,又擴種到了200多畝天麻,2015年他的天麻收入達4萬多元。事實勝于雄辯?吹揭嫒A因為種天麻有了收益,村民友三益不顧妻子反對,主動找上門;緊接著,克秀益、光六益等村民也陸續(xù)加入到種植天麻的行列……
為解除種植戶的后顧之憂,兄弟倆成立了“怒江農豐天麻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”,為試種成功的種植戶免費提供天麻種、免費技術指導,收益之后再從其中扣除成本價,并承諾若市場價高出合作社協議價,種植戶可自行銷售,若市場價格低迷,則由合作社統一收購、銷售。合作社保護了農戶利益的最大化,激發(fā)起了群眾的熱情,很快發(fā)展了70戶社員。
2014年7月,兄弟倆在距離古登鄉(xiāng)70多公里的瀘水縣六庫鎮(zhèn)小沙壩村建成了加工廠。為拓展市場,他們還利用農閑時間奔波于各大藥材市場。2015年,合作社1000畝天麻收獲的43.5噸鮮貨,因品質優(yōu)良全部實現預訂,銷售額達435萬元,純收入達180余萬元。
產業(yè)發(fā)展初具規(guī)模,為了讓“峽谷寶貝”走出大山,“天麻兄弟”把目光投向了空間無限的電商平臺。
2015年4月,“天麻兄弟”在阿里巴巴注冊了第一家網店——怒江國計藥材,沒想到來自重慶、陜西、河北等地的訂單紛飛而來。今年6月30日,兄弟倆又在淘寶店注冊了“怒江野生天麻”、“怒江天麻”品牌。
現在,“天麻兄弟”的合作社已經發(fā)展起天麻種植1870畝;今年,合作社天麻產量預計達100噸左右,產值600萬元,目前已有50多噸鮮貨實現線上線下預訂。
今年1月,合作社將天麻樣品送檢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結果顯示:“怒江天麻”天麻素達0.4%、比“國標”規(guī)定的0.2%高出兩倍,這讓“天麻兄弟”有了更大的夢想:把“怒江天麻”做成綠色品牌,對產品進行有機認證;由于加工廠每年只能加工30噸鮮貨,兄弟倆希望能就近建個加工廠,引進先進設備,實現分揀、洗滌、烘干等現代化加工。
對于馬垮底村的未來,兄弟倆還有著更加美麗的打算:他們想引導村民種植羊肚菌、花椒樹,樹下再養(yǎng)殖土雞,發(fā)展農家樂,“我們相信家鄉(xiāng)一定會成為怒江旅游的一張名片,等你們再來時,一定會看到一個‘山頂天麻羊肚菌、山腰山中花椒林、林下土雞滿地跑’的馬垮底。”
云南日報 通訊員 馬恩勛 陸娉婷 曾志松
- 男子吸毒幻覺被人跟蹤 無證駕車到公安機關報警2016-07-29 09:07:39
- 飛馳的客車上一對夫婦跳下來?2016-07-29 09:07:04
- 昆明盤龍警方守護“北樞紐” 半年查獲管制物品千余件2016-07-29 08:07:37
- 昆明黑車路邊攬客 交通受阻隱患大2016-07-28 04:07:04
- 昆明上百小區(qū)無土地證無法上市交易?2016-07-28 04:07:26
- 昆明文化巷也要 “引攤入市”了(圖文)2016-07-28 04:07:03
- 昆明團結派出所12名民警身兼數職 既要辦案又當“交警”2016-07-28 01:07:17
- 微電影《你這老頭》數字時代的代際溝通之困何以破解02-01
- 耗資3億,換不回胡歌、劉亦菲02-01
- 女演員楊斯寫真秋意濃 波西米亞長裙優(yōu)雅浪漫02-01
- 記錄時代 描摹生活——訪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一屆主席陳道明02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