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不見的鹽,更可怕!

作者: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13 18:27:49
來源: 家庭醫(yī)生在線

鹽”多必失,是和“言多必失”一樣的真理。鹽不僅帶走身體里的鈣,帶走正常的血壓,同樣也帶走了許多生命和人類來之不易的寶貴財富。

  

  減鹽15%,拯救1400萬人


 

  香港《明報》援引《柳葉刀》雜志所刊登的文章稱,若慢性病患者減少食鹽攝入量15%,10年內全球因心臟病、中風及糖尿病致死的人會少1400萬,同時可減少數百億美元醫(yī)藥費,全球生產力的損失也能減少不少。


 

  研究人員以全球23個國家作對象,最后得出結論,患有心臟病而需長期服藥的病人,只要用最簡單的方法,減少15%食鹽攝入量,或者戒煙等,就能大大降低死亡幾率。研究人員指出,這個做法成本低,但成效大,估計10年就能挽救1400萬人。另外,慢性病患者若減少食鹽攝入量,他們的醫(yī)藥費也能相應減少,例如降壓藥等。10年的藥物成本,估計需要470億美元(約3500億人民幣),減少食鹽有助減低此龐大支出。


 

  看不見的鹽,更易超標


 

  自家鹽罐里的鹽可以用限鹽勺來控制,但您能否認清生活中大量“看不見的鹽”呢?日前,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》刊文指出,許多流行食品的含鹽量可能讓你大吃一驚:半塊意大利辣味香腸薄餅含1350毫克鈉,就連每片全麥面包都含有150毫克—190毫克鈉!加拿大統(tǒng)計局前不久也發(fā)現,即便是自稱炒菜“從來不放鹽”的人,每天也平均攝入2927毫克鈉,可見包裝食品和快餐含鹽量之高。所以,這些“看不到的鹽”,才是真正的“幕后黑手”。


 

 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(yǎng)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“隱性含鹽”的問題確實存在。目前鹽攝入過多仍是中國人膳食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。中國高血壓的人數已超過1.6億,我國每人每天平均吃鹽量已達到12克,在北方一些口重的地區(qū),更遠不止這個數,遠遠超過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推薦的“安全線”——6克。中國烹飪協(xié)會美食營養(yǎng)專業(yè)委員會秘書長謝文梅表示,其實,每種食物的攝鹽量累加起來是很可觀的。除了自己在家做飯時放的鹽外,讓家人攝鹽量超標還有兩個“罪魁禍首”:包裝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的鹽和在飯店就餐時過咸的菜品。美國醫(yī)學會調查后也發(fā)現,在美國人平均每天進食的鹽中,有75%來自加工食品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食品添加劑安全科主任塔蘭迪諾承認,“食品含鹽量太多已成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頭號殺手,為大眾提供更健康的食品選擇勢在必行。”


 

  薯片、泡面含鹽量最高


 

  “許多食物自身就含鹽。比如1克味精就含鹽0.5克,100克醬油相當于15克食鹽,100克榨菜相當于11克食鹽,100克香腸相當于4克食鹽……就連許多蔬菜,如空心菜、豆芽、紫菜里,也都含有一定的鹽。”衛(wèi)生部北京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副主任營養(yǎng)師李長平說。


 

  在外就餐時,含鹽量大的菜更讓你“防不勝防”。以兩道家常菜為例,一份10寸盤的家常豆腐,主料豆腐400克,配料150克,燒制時要加5克鹽;一份10寸盤的魚香肉絲,主料豬肉250克,燒制時加鹽3克。而且,這兩道菜都要加醬,“隱藏”的含鹽量已超出上面的數字。謝文梅稱,廚師們都知道,菜淡了賣不出去,多放鹽還能提鮮,這樣放鹽量自然就“水漲船高”了。尤其是北方人愛吃的紅燒菜、燉菜、老鴨湯等,含鹽量都挺驚人。


 

  一些吃起來不咸的食物也可能含大量鹽。前不久,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市面上73款食品進行了調查,包括薯片、蝦片、餅干、谷類早餐等,發(fā)現其中近七成鈉含量屬英國食品標準局規(guī)定的“多鹽”的類別,即每100克食物中,有500毫克以上的鈉。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調查也顯示,某種流行泡面一盒就含鹽1400毫克,達到成人日推薦量的一半。謝文梅表示,其實,高鹽食物吃起來不一定咸,單靠味覺分辨未必準確,很多食品同時有其他味道,比如甜味往往會蓋過咸味,而長期攝取高鹽分也會令味覺靈敏度減低。


 

  各國為限鹽出高招


 

 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尚未遲:美國自1994年執(zhí)行食品標簽制度,即在產品包裝上標注含鈉量,很大程度上幫助消費者控制了鹽的攝入。最新的研究還發(fā)現,吃鹽過多會導致肥胖,因為人們在吃過咸的炸薯條、漢堡包等食品時,不得不喝大量的可樂等碳酸飲料。美國醫(yī)學會哈瓦斯教授說,估計平均每人每天因為喝這些飲料要增加280卡路里的熱量,“這是個相當大的數量”。據美國廣播公司日前報道,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已經就“隱性含鹽”問題在華盛頓舉行了聽證會,以收集更多的證據,為發(fā)動一場“討伐鹽的戰(zhàn)爭”做準備。以后,鹽有可能像色素、香精一樣,被歸入“應該被限制的食品添加劑”范疇。一旦這樣的話,對于食品中鹽的添加量,就會“有法可依”了。


 

 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紀雙城:按照英國飲食的傳統(tǒng),英國餐館里的各種飯菜在烹飪的時候都是低鹽或是無鹽烹飪的,在端上餐桌后由客人自行添加鹽或醬油等作料。不過,隨著越來越多的各國風味餐館進駐,英國人更愿意嘗試來自異國的美食,而這些餐館為了銷售更多飲料酒水,烹飪時可能加入很多鹽,消費者卻對此渾然不覺。為此,英國已有餐館主動在菜單上標出每道菜的含鹽量,并鼓勵人們選擇含鹽量低的菜肴。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此表示歡迎,因為,低鹽烹調的食物中一般油分也會比較少,從健康的各個角度來說,大家都該選擇這樣的菜館和這樣的菜品。


 

 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鄧晨:日本食品衛(wèi)生部門規(guī)定要在食品包裝上標上所含的鹽分,并且還印了免費小冊子放在超級市場,顧客可以免費取閱。這些小冊子上除了闡述鹽分攝取量多對身體的不良影響之外,還圖文并茂地介紹著各種減少鹽分的菜譜,比如用檸檬的酸味、魚的鮮味來調味等。


 

  日本東京大學營養(yǎng)學系戶田教授認為,人們在看營養(yǎng)成分標簽的時候,往往都注意熱量,因為大多數現代人都擔憂自己太胖,但人們總是忽略鹽分,因為體重的增加很容易發(fā)現,但血管內的狀態(tài)卻很難真切感受到。所以,立法控制食物里的含鹽量才是當務之急。     


 

  讓鹽瓶走出廚房,走上餐桌


 

  “看不見的鹽”在生活中無處不在,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呢?


 

  陳君石說,中國人長期以來吃鹽多,使味覺變得麻痹,一定要慢慢調節(jié)自己的口味。舉個極端的例子,國外有些營養(yǎng)學家和醫(yī)學家,吃任何飯都不放鹽,養(yǎng)成習慣就好了。比如說,我們去餐館吃飯時,就可以跟服務員要求少放鹽。像紅燒肉等口味重的菜,一兩個禮拜吃一次,每次的量控制在幾塊以內。


 

  國外有些餐館的桌子上備有小鹽瓶,菜做得比較淡,全靠客人憑自己口味調節(jié)。像英國的“餐時加鹽”就比較值得借鑒?梢砸髲N師在烹調時或起鍋時少加鹽或不加鹽,吃前再撒上鹽末,只要吃起來咸味夠就可以了。這種做法可不使鹽滲入食物中,而食物表面的調料也能使舌上味蕾受到較強刺激,既能喚起食欲,又能減少鹽的攝入量。另外,在國外的廚具一般很精準,像在實驗室一樣,有量杯、廚房秤,勺子就能分5個不同量級,使用起來很方便,這些工具也都能幫助限鹽。


 

  謝文梅表示,還要盡量控制醬油、番茄醬、辣椒醬、咖喱等調味品的攝入量,少吃咸菜、醬菜、咸鴨蛋等腌漬食品,以及香腸、午餐肉、醬牛肉、燒雞等熟食制品;冰凍食品、罐頭食品和半成品及快餐方便食品中往往含較多的食鹽,一定不要忽視。

>更多相關文章
網友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匿名發(fā)表
地方新聞 | 國內新聞 | 國際新聞 | 社會與法 | 社會萬象 | 奇聞軼事 | 娛樂熱點 | 明星八卦 | 綜藝大觀 | 影視快訊 | 樓市資訊 | 地產要聞 | 地方特色 | 飲食健康 | 廚房百科
車界動態(tài) | 新車上市 | 購車指南 | 體壇要聞 | 籃球風云 | 國際足球 | 中國足球 | 投資理財 | 證券基金
關于本站 - 廣告服務 - 免責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聯(lián)系我們

版權所有:中地網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
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,信息和各種專欄資料,均為中地網版權所有,部分作品由用戶提供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,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
網站新聞爆料:924028811@qq.com  網站廣告投放(+86)0851-83809958  手機:15086320111   QQ:924028811   技術支持: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備案標識貴公網安備52050202001312號     黔ICP備12003314號-3 


中地網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 © 2015-2022
www.myshot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